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北方财经资讯网
上市公司 财经首页 金融理财 北方经济 财关券商 个股评析 新股动态 基金市场 环球市场 京津动态
房产汽车 行情数据 民生资讯 黄 金 国内国际 外 汇 商 品 财 商 商 评 时 评
产 经 金 融 宏 观 行 情 私 募 债 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京津动态 >> 内容

北京在这件事上超越旧金山 上海超越纽约

时间:2018-6-8 10:10:13

  核心提示:北方财经资讯网(www.economybf.com.cn)-------搜集整理: 在这件事上,北京超越旧金山,上海超越纽约,原因何在?  杨佳欣 国是直通车  金融版图重塑。  中国并不是世界上金融...
北方财经资讯网(www.economybf.com.cn)-------搜集整理:
    在这件事上,北京超越旧金山,上海超越纽约,原因何在?

  杨佳欣 国是直通车

  金融版图重塑。

  中国并不是世界上金融业最发达的国家。旧金山、纽约、伦敦、东京一度曾是中国金融人才向往的城市。

  但今天,事情正在发生改变。

  6日,浙大AIF司南研究室联合联合会推出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数》认为,在全球金融科技城市发展方面,北京与上海分别超过了美国科技中心旧金山与英国的老牌金融重镇伦敦。

  中国金融科技表现亮眼

  所谓金融科技,顾名思义,就是金融与科技的结合,毕马威对其的解释为:非传统企业以科技为尖刀切入金融领域,用更高效率的科技手段抢占市场,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及更好地管理风险。

  通俗一点就是说,就是将新的信息技术运用于金融领域,手机支付、网络贷款平台、加密货币等都属于金融科技。

  根据《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数》显示,全球金融科技区域发展可明显划分为三个梯队。位列区域总排名第一梯队的,分别是中国的长三角、美国的旧金山湾区(硅谷)、中国的京津冀、英国的大伦敦地区、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以及美国的纽约湾区。中国地区占据了三席

  而具体到城市方面,在全球金融科技城市发展第一梯队的7个国家中,中国又占据了4个席位分别是: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科技体验指标中,中国城市包揽了榜单前9,分别是杭州、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南京和西安。

  “就科技金融领域而言,用户主要在乎两个问题,一个是便利,另一个就是低成本。”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以移动支付领域为例,携带手机比较便捷,随手支付有时还有优惠,成本比较低,这就促使用户去尝试并且延续这种模式。”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说:“消费是不可逆的,中国民众既然享受到金融科技带来的便利、优质的服务,未来其接受度就很难再降下去,可能还会随着服务质量的继续提高而接受度更广。”

  原因何在?

  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发展亮眼,在曹和平看来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个原因与中国监管层开放的态度密不可分。“中国政府对待金融科技领域里出现的创新事物,都比较宽容。”曹和平指出,对比部分发达国家,中国监管层的态度更为开放,在行业发展初期充分鼓励了行业创新。

  郭田勇对此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政府一直在营造这种创新的环境,鼓励互联网企业进行创新,这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个原因则来自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后天优势”。曹和平解释说:“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中国在传统金融领域的服务方面存在空白,这种空白恰恰减少了企业做金融科技产品时的竞争”。

  郭田勇进一步指出:“发达国家的金融服务水平较高,服务范围也较广,这就导致留给金融科技创新的空间小,而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水平虽然并不太高,但是也正因为这一点,中国留给金融科技创新企业的市场空间也大。”

  这一点在移动支付领域得到了印证。

  相较美国,中国的信用卡渗透率相对较低。Wind数据显示,美国人均持有2.9张信用卡,这是中国2016年一季度人均持有信用卡数量(0.3)的十倍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现金支付等其他支付方式的繁琐促使移动二维码支付方便快捷的特点在中国市场上充分凸显。

  艾瑞咨询和Forrester Research两家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移动支付2016年的规模大约为美国同期的50倍。

  第三个原因在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是人口大国,这样就容易产生较大的市场和密度。”曹和平说。

  据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中国已拥有7.1亿网民,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之一。而中国互联网消费方面,则以9670亿美元的规模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

  不仅是市场规模,“由于中国人口数量比较多,所以金融科技产品与互联网联系密切这一特点,促使它能够在普惠金融、小微金融领域内,发挥作用的空间更大。”郭田勇说。

作者:不详 来源:中新网
——免责声明——

       本网内容一般来源于各大媒体,已注明出处,对浏览者不带有任何指导性观点,仅供阅读;凡本网注明“作者、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来源处所有,与本网站无关;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请直接接洽原出处媒体。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绝非有意,敬请谅解,请邮件至economybf@yeah.net,我们会及时进行删撤处理。若通知后仍未进行删撤,可诉诸法律,感谢理解支持。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相关服务
  • 北方财经资讯网(www.economybf.com.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economybf@yeah.net 京ICP备13033684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