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北方财经资讯网
上市公司 财经首页 金融理财 北方经济 财关券商 个股评析 新股动态 基金市场 环球市场 京津动态
房产汽车 行情数据 民生资讯 黄 金 国内国际 外 汇 商 品 财 商 商 评 时 评
产 经 金 融 宏 观 行 情 私 募 债 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内容

“真金白银”稳经济 积极财政加力提效路径明

时间:2023-3-29 8:51:43

  核心提示:近日,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政策信号不断释放。专家表示,从近期财政部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路径明晰。一方面是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另一方面是完善税费优惠政策。此外,优化政策工具组...

近日,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政策信号不断释放。专家表示,从近期财政部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路径明晰。一方面是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另一方面是完善税费优惠政策。此外,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加强政策协同配合。

  专家认为,当前财政支出前置特征明显,体现了加力提效的政策基调,有利于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多项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延续优化,有助于进一步稳定企业发展预期、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加大支出力度

  财政支出加力在数据上得到清晰反映。财政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1月至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898亿元,同比增长7.0%,较去年全年加快0.9个百分点。

  “1月至2月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长7.0%,高于去年全年增速,体现财政支出保持必要支出强度,助力经济复苏。此外,前两月公共财政支出完成今年全年预算的14.9%,是2003年以来同期新高,支出前置特征明显。”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

  此外,从专项债发行节奏和发行规模方面亦得到体现。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0677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408亿元、专项债券8269亿元。

  专项债发行节奏持续前置特征明显。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说,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适当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今年赤字规模和专项债规模扩大,体现了加力提效的政策基调和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决心。”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说,“加力”是今年经济形势需要,是顺应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目标的要求,赤字规模和专项债均高于去年,体现出财政政策较为积极,有利于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完善税费优惠

  减税降费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大发力点。

  税费优惠政策把“肥”施到企业发展的根上,能发挥比较明显的政策效果。“税务部门推出的一系列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地落实,用‘真金白银’给了我们转型升级的底气。”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白云电器董事长胡德兆表示,白云电器去年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共5500余万元,企业所得税相应减免831万元。

  目前,多项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将延续优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多则公告,明确延续和优化实施多项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包括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继续实施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关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等。

  “多项阶段性的税费优惠政策被给予了更长的优惠期限,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的政策还被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这些都有助于进一步稳定企业发展预期、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表示。

  加强政策协调配合

  “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对支撑经济恢复、进一步激发内需至关重要。”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看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关乎整个宏观调控的效力和效益。“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协调,将产生‘1+1>2’的效果。”李扬说。

  对于政策的“协调配合”,专家认为,可把政府债务管理作为抓手,强化财政货币协同。一方面,货币政策要根据专项债发行情况及时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支持,为专项债发行提供充足保障。另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财政重点投向领域及重大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持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资金牵引作用,以市场化方式撬动更多资源同步进入。

  基建投资是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支持的重点领域。罗志恒建议,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作用,推动基建项目加快落地,更好地撬动有效投资。高瑞东认为,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工具可能进一步增加额度,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不详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免责声明——

       本网内容一般来源于各大媒体,已注明出处,对浏览者不带有任何指导性观点,仅供阅读;凡本网注明“作者、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来源处所有,与本网站无关;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请直接接洽原出处媒体。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绝非有意,敬请谅解,请邮件至economybf@yeah.net,我们会及时进行删撤处理。若通知后仍未进行删撤,可诉诸法律,感谢理解支持。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相关服务
  • 北方财经资讯网(www.economybf.com.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economybf@yeah.net 京ICP备13033684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