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北方财经资讯网
上市公司 财经首页 金融理财 北方经济 财关券商 个股评析 新股动态 基金市场 环球市场 京津动态
房产汽车 行情数据 民生资讯 黄 金 国内国际 外 汇 商 品 财 商 商 评 时 评
产 经 金 融 宏 观 行 情 私 募 债 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金市场 >> 内容

打新基金收益缩水 机构报价“稳”字当头

时间:2021-11-11 11:52:53

  核心提示:继新股频繁破发之后,近日市场上又出现新股中签后弃购的现象。据机构测算,10月A类投资者(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参与科创板打新收益率为负;与此同时,打新基金的收益也出现缩水。  业内人士表示,近期新股破发...

继新股频繁破发之后,近日市场上又出现新股中签后弃购的现象。据机构测算,10月A类投资者(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参与科创板打新收益率为负;与此同时,打新基金的收益也出现缩水。

  业内人士表示,近期新股破发与市场行情有关,也与询价新规下新股发行价提高有关。未来机构投资者报价将更趋谨慎,对于打新基金而言,会更多考虑规避新股破发风险。

  新股破发频现

  近日,新股出现高比例弃购现象。11月10日于创业板上市的强瑞技术此前发布的网上发行结果公告显示,其新股发行有50.91万股被弃购,占此次新股发行比例的2.76%,该弃购比例为年内新股弃购比例之最;不过,强瑞技术10日大涨88.13%。无独有偶,11月4日创业板公司天亿马发布的网上发行结果公告显示,此次新股发行有27.78万股被弃购,占发行新股比例为2.36%。

  新股频频被弃购,或与近期新股密切破发有关。Wind数据显示,自10月22日中自科技上市首日破发以来,已有9只新股破发,而同期上市的新股共23只。

  在新股破发的同时,打新收益率也随之下降。招商证券数据显示,10月网下发行的入围率显著下降,A类投资者的中签率有所上升,但由于10月新股破发频繁,在2亿元账户规模下,测算出的A类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打新的收益率骤降,1-9月平均打新收益率为1.14%,而10月的打新收益率转负,为-0.08%。另外,1-9月参与创业板打新平均收益率为0.76%,10月的打新收益率为0.24%。

  与此同时,以打新为主要策略的基金收益随之缩水。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9日,近一个月沪上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打新基金获配32只新股,规模约5.7亿元,同期业绩跌幅为16.3%。另有一只规模约2.6亿元、名为竞争优势A的打新基金,近一个月获配31只新股,但同期收益率为-13.42%。

  整体来看,根据兴业证券研报测算,今年10月,2亿元、5亿元、10亿元规模的打新基金月打新收益率分别为0.28%、0.14%、0.07%。

  定价更加理性

  “近期新股破发频现,既与市场因素有关,也与询价新规下新股发行价提高有关。”某基金人士表示,未来机构投资者报价会更加趋于谨慎,尤其对于打新基金而言。毕竟打新基金本身是借助打新谋求收益增厚的,会更多考虑规避新股破发风险。

  面对新股频频破发以及高比例弃购现象,招商证券认为,询价制度调整后,市场对新股的定价趋于理性,创业板、科创板的新股发行市盈率有所提升,已破发的多只股票相对估值较高,发行市盈率高于披露的行业市盈率。

  上述基金人士表示,对于相对优质的破发标的,如果前期研究充分,在价格跌入合理区间后,反而是很好的买入时机,但这要求基金经理提前深度研究好企业的基本面。

  如果新股破发成为常态,打新基金还能买吗?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第一,打新询价制度不断优化目的是为了提高新股上市定价效率,降低一二级市场套利空间,长期来看打新收益应该逐渐与资金成本靠近,这个趋势可能是长期的。第二,打新只是一种增强收益的手段,凡可主动投资股票资产的基金都可能参与打新,包括指增股票基金、主动股票基金、主动混合基金、二级债基等。其中,市场备受关注的多是以绝对收益为目的的特殊混合基金,各类基金风险收益特征大不相同,建议根据具体产品类型的风险收益特征,探讨相应可选择的替代产品。”

作者:不详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免责声明——

       本网内容一般来源于各大媒体,已注明出处,对浏览者不带有任何指导性观点,仅供阅读;凡本网注明“作者、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来源处所有,与本网站无关;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请直接接洽原出处媒体。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绝非有意,敬请谅解,请邮件至economybf@yeah.net,我们会及时进行删撤处理。若通知后仍未进行删撤,可诉诸法律,感谢理解支持。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相关服务
  • 北方财经资讯网(www.economybf.com.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economybf@yeah.net 京ICP备13033684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