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北方财经资讯网
上市公司 财经首页 金融理财 北方经济 财关券商 个股评析 新股动态 基金市场 环球市场 京津动态
房产汽车 行情数据 民生资讯 黄 金 国内国际 外 汇 商 品 财 商 商 评 时 评
产 经 金 融 宏 观 行 情 私 募 债 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金市场 >> 内容

交易热情高涨 外资料大规模回流A股

时间:2023-1-5 10:59:38

  核心提示:随着A股整体回暖,外资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热情高涨。两周内多只A股被外资“买爆”,外资源源活水初见端倪。  展望2023年外资流入情况,外资人士表示,中国经济复苏、人民币升值等积极因素不断汇聚,预计202...

随着A股整体回暖,外资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热情高涨。两周内多只A股被外资“买爆”,外资源源活水初见端倪。

  展望2023年外资流入情况,外资人士表示,中国经济复苏、人民币升值等积极因素不断汇聚,预计2023年外资流入A股规模将显著高于2022年。

  外资“买爆”声起

  2023年首个交易日,便有A股被外资“买爆”。深交所数据显示,1月3日,外资投资者对华测检测的持股比例达28.11%,触及外资28%的暂停买入线。根据规则,外资投资者对单个上市公司的A股持股比例,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30%;外资持股比例一旦超过28%,外资将会被暂停买入该上市公司。

  华测检测不是近期唯一一只被外资“买爆”的A股品种。随着A股整体回暖,外资投资者对个股的持股比例也水涨船高。洽洽食品在2022年12月30日被“买爆”,外资持股比例达28.01%。2023年1月3日,港交所公告称,外资投资者只能通过深股通卖出洽洽食品,不能买入。两周前,家电龙头美的集团在北向资金的追捧下也被“买爆”,2022年12月20日,港交所暂停深股通美的集团买盘交易,原因同样为外资持有比例超总股本28%,触及暂停买入线。

  此外,近期还有多只A股外资持股比例居高不下,甚至直逼28%。沪深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1月3日,美的集团外资持股比例达27.87%,东方雨虹外资持股比例从12月30日的27.73%升至27.86%,宏发股份、珀莱雅、广联达、国瓷材料的外资持股比例均超25%。

  “对习惯左侧投资的外资来说,现在就是买入的时机。”路博迈基金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处在过去十年比较低的位置。尽管低估值并不是上涨的充分条件,但历史经验表明低估值往往是买入的好时机。当前市场基本面的复苏仍需时日,但政策托底迹象已经非常清晰,上市公司的业绩周期拐点也隐约可见。

  “活水”有望大规模回流

  事实上,自2022年11月以来,外资情绪已明显好转。Wind数据显示,自2022年11月以来,截至1月4日收盘,北向资金净流入963.07亿元。从2022年11月以来的外资流入情况看,路博迈基金认为,习惯左侧投资的外资已经开始逐步买入A股。另外一些资金可能会随着市场的复苏逐渐流入。

  在中国经济复苏和全球政策紧缩拐点的双重提振下,外资人士认为,2023年北向资金有望大规模回流A股。

  目前国内经济出现边际回暖信号,中长期复苏前景向好。保银投资认为,从政策上看,国内防疫政策明显优化。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强劲反弹势不可挡,无论环比和同比,2023年经济数据都会不错,有望恢复到2019年的高个位数增速水平。

  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节奏明显放缓,全球货币政策收紧预期边际拐点已经出现。2022年,美国加息推升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双双走高,导致人民币汇率调整、美元升值,外资加速流出。保银投资认为,2023年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明显好于2022年,预计随着人民币缓慢升值,会有更多外资流回A股。

  外资巨头坚定看多

  在中国经济强劲复苏已成大概率事件的背景下,多家外资巨头坚定看多A股。路博迈基金预测,2023年中国GDP增长中枢在5%左右。路博迈基金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总体上来说,2023年消费会温和复苏,房地产行业企稳,投资在稳增长的政策基调下确定性较强,通胀压力较小。

  随着经济复苏和企业业绩回升,A股股市有望重新走强。“中国经济政策底先于经济底,一旦发力方向确定,市场将迎来贝塔性质的改善机遇。”瀚亚投资上海股票投资总监齐晧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此过程中,基本面的复苏会有波动,行业韧性也会呈现差异,将密切关注受益于政策红利、基本面有韧性的行业,包括高端制造、疫后复苏受益板块。

  中长期来看,安本中国股票投资部主管姚鸿耀认为,A股市场很多公司都有潜力可挖,包括数字创新、绿色技术、医疗保健和生活改善等投资主题。“我们认为这些行业可以推动国内消费。强劲的经济增长和不断增长的消费是我们持续关注的投资主题。”

作者:不详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免责声明——

       本网内容一般来源于各大媒体,已注明出处,对浏览者不带有任何指导性观点,仅供阅读;凡本网注明“作者、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来源处所有,与本网站无关;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请直接接洽原出处媒体。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绝非有意,敬请谅解,请邮件至economybf@yeah.net,我们会及时进行删撤处理。若通知后仍未进行删撤,可诉诸法律,感谢理解支持。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相关服务
  • 北方财经资讯网(www.economybf.com.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economybf@yeah.net 京ICP备13033684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