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北方财经资讯网
上市公司 财经首页 金融理财 北方经济 财关券商 个股评析 新股动态 基金市场 环球市场 京津动态
房产汽车 行情数据 民生资讯 黄 金 国内国际 外 汇 商 品 财 商 商 评 时 评
产 经 金 融 宏 观 行 情 私 募 债 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股动态 >> 内容

新三年瞄准新高度 打造更具价值银行

时间:2021-11-29 10:59:40

  核心提示:2003年初,吴世群入职当时的厦门市商业银行,那时银行正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艰难前行。时至今日,厦门银行资产规模已由不足百亿扩张至3200亿,完成了从风险行到A股上市城商行的蜕变。  登顶厦门市思明区...

2003年初,吴世群入职当时的厦门市商业银行,那时银行正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艰难前行。时至今日,厦门银行资产规模已由不足百亿扩张至3200亿,完成了从风险行到A股上市城商行的蜕变。

  登顶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101号,与大海相通的筼筜湖景色尽收眼底。在这里,厦门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吴世群接受证券时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周一率队采访,详解厦门银行的过去,展望未来。

  在吴世群看来,2008年厦门银行引入台湾富邦金控作为战略投资者、2020年成功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是他主政期间厦门银行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两件事。

  正如吴世群所言,“引战”使厦门银行真正步入一个比较健康的发展阶段,“没有走太多弯路”,上市则将该行一举推向公众视野,步入新发展舞台。

  “吃不香,睡不着”“如履薄冰”,吴世群这样形容上市一年以来的心理变化。他说,“到现在,我们也不觉得自己是一家非常成功的银行,因为3200亿的盘子对一家银行来说还不是太大。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有很多梦想要实现。”

  牵手富邦十三载

  周一:如果让您来概括,厦门银行区别于其他城商行的最显著特征是什么?

  吴世群:理论上我们没有太本质的区别,因为国内城市商业银行大多是一样的。当然,两岸特色可能是厦门银行区别于其他城商行的一个重要特点。

  2008年底,我们引进台湾富邦金控作为战略投资者,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两岸金融成为了厦门银行最具代表性的“金字招牌”。我们不仅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会百姓,同时还服务两岸台商台胞。

  周一:当时为什么想到让富邦进来?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资产规模并不起眼的厦行如何与富邦实现“牵手”?

  吴世群:我们的引资虽然是2008年完成的,但实际上从有想法到真正落地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

  当时,我们还是一家风险机构,有强烈引入战略投资者、处置存量风险资产的需求。但是,由于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和受限于政策规定不能分红,增资扩股工作迟迟没有进展。

  在银行业对外开放及城商行引进外资战投浪潮的推动下,我们把目光扩大到了引进境外战投上。接触了大量的国内外潜在投资者,最后还是觉得富邦最合适。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互相看对眼”,一切都刚刚好。

  第一是时间刚刚好。当时两岸经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台商对大陆投资持续增加。对富邦来说,他们看中了大陆的发展,希望能够分享到大陆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我们寻找战投的时点,也正是他们在寻找投资机会的时候。

  第二是总体方向契合。从富邦的角度来说,如果能入股大陆的城商行,他们将成为首家在海峡两岸和香港地区完整布局的台资金融机构,还能通过在大陆的投资深入了解大陆市场。

  而我们的出发点,除了引进战投化解不良,更希望“引资引智”。大陆当时的金融发展状况,大约类似于二三十年前的台湾地区。富邦恰好经历了这样一轮金融的快速发展和危机处置,他们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对我们来说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第三是地缘的接近、文化的认同与交流无障碍。这是我们最终选择富邦作为第一谈判对象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后续的合作也证明当时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第四是体量刚刚好。当时厦行资产规模只有100多亿,刚好符合富邦入股主体的可投资体量。反过来说,相较于其他境外投资者,富邦不是那么巨无霸,他们也有并购台北银行的经验,应该能对我们的发展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所以相互之间都觉得是个门当户对的对象。

  两岸金融不只是特色

  更要做成商业模式

  周一:富邦进来以后,给厦门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

  吴世群:富邦入股后,我们前后实施并结案了50多个专案,内容涵盖组织转型、绩效与人事薪酬、支行管理及营运改造、业务转型、风险架构优化等8个方面,对管理流程、管理体制和服务渠道进行全面梳理和内部整合。

  变化很多,而且是比较深刻的。尤其在全面风险管理、精细化管理、市场化理念、规范公司治理方面,我们感受到很多冲击。

  其中,在风险管理方面极大地影响了厦门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从10年的时间来看,“稳健”是我们经营管理的核心关键词。

  同时,和其他引入境外战投的银行相比,我们连续四任行长均由富邦委派,这是最特别的。台籍行长也是厦行这么多年能与战略股东密切合作、台湾管理经验实现落地的一个重要桥梁。

  他承担着将台湾经验本地化,以及大陆市场经验传递的关键作用,像翻译一样。

  周一:目前全行两岸金融业务的体量有多大?

  吴世群:规模还不算太大,因为我们本身的盘子也不大。福建省内我们服务的存量对公台商客户有1000多家,零售客户将近6万户。

  我们今年开始执行第五轮三年战略规划,对这块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安排和明确的目标。不仅要把两岸金融作为长期经营的特色,把台胞台企作为我们重要的客群,更要把两岸金融业务做成我们重要的商业模式。

  周一:如何理解您所说的商业模式呢?

  吴世群:今年我们把行内所有对台、两岸金融合作层面的业务和管理全部整合到一个部门——台商金融部,作为跨全行各业务板块的综合部门,负责全行台胞、台企、台湾同业客群的统筹经营以及涉台机构、金融同业的合作推动。

  把对台业务归口到一个部门,目的是强化全行对台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这是个一级部门,也是利润中心。仅仅是做成一个特色,可能不完全是我们的选择,只有做成商业模式才能够长久。

  经过半年多的运行,目前的效果还不错。总行有台商金融部,重点分行有台商业务部,总行分行搭配,对台商客群进行全方位的深度经营。我们希望这个调整能帮助全行扩大两岸金融客群、扩大市场份额。

  上市一年如履薄冰

  周一:去年10月,厦门银行挂牌成为公众公司,这一年来您感觉有没有发生一些变化?

  吴世群:这个变化其实不是感觉,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做。说句玩笑话,我们这个团队上市后有些“吃不香、睡不着”了,因为时时都要盯住业务进展。

  今年以来,我们在贯彻落实新三年规划上花了很大力气,全行各方面都在平稳地往上走,没有像以前那样出现季度间业绩起落不定的情况。这是最好的一个变化,也是整个经营班子共同努力的结果。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始终都要以如履薄冰的心态来对待这个市场,对待银行的发展。

  周一:上市后大量的公众股东对股价比较关心,您怎么看待股价的波动和市场给予的估值?

  吴世群:我也关注自家银行的股价波动,每天都要看一下。目前,厦门银行市净率还在1倍PB(市净率)左右,也要感谢市场的认可。

  这几年宏观经济不像以前那样一直往上走,当大环境出现变化的时候,实际上也在考验哪些银行是好银行,哪些银行可能需要再观察,所以投资者对银行存在一些顾虑也是很正常的。

  过去厦门银行总体是比较低调的,我们相对务实,少说多做。到了资本市场的舞台上,我们的新课题是如何让资本市场更好地了解我们,思考如何促使市值真实地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这方面我们也一直在努力。

  周一:这两年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您有没有感觉到风险管理的压力也在加大?

  吴世群:确实,一方面是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叠加疫情反复的影响,各方面的不确定性还是比较大的。

  得益于从2009年开始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我们这几年总体还是不错的,“不良+关注”占比只在1.55%左右。压力当然有,但好像也不会很大。

  可能存在一定压力的是增量部分。受疫情和宏观经济影响,一些中小企业的风险暴露,这恰好是我们的主要服务对象,尤其是异地分行受限于网点数量,对当地市场相对陌生,压力稍大,但我们在这些地方的团队建设、对当地市场和客群的理解还是越来越有把握的。

  周一:回顾整个上市过程,有没有一些让您印象深刻的事?

  吴世群:我们上市前后经历了5年时间,挂牌上市当然是全行所有同事的高光时刻。但要说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要数清退公务员持股。

  城商行从城信社改制而来,因为历史原因,当年很多公务员被动员入股信用社,以微薄的薪资和存款支持本地金融机构建设。但在IPO(首发)期间,因为股权规范的原因,所有的公务员持股都被清理了。

  对这些曾经在银行困难的时候支持、陪伴我们20年的老股东,他们未能享受到我们上市的胜利果实,我们始终心怀感恩,也想跟他们说一声抱歉。

  新三年

  成为更具价值的银行

  周一:我注意到新一轮三年规划中,“规模提升”被放在厦门银行战略目标第一位,这是怎么考虑的?

  吴世群:正常情况下,每年按照一定的速度成长,是每家商业银行该有的发展节奏。

  我们新三年战略规划对规模的考虑,也是按照几个业务板块正常的成长速度去安排的,没有极致地去追求规模,而是希望追求质效领先基础上的规模提升。

  所以理解“规模提升”,绝不是狂飙突进冲规模,我们更加重视的是有序的规模增长以及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

  周一:如何实现有质效的规模提升?

  吴世群: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借助体制机制改革,为业务发展提供支撑保障。我们在总行改革构建创利中心及相应管理机制,总分行“同频共振”开发市场和客户,支持各分行提高市占率。

  二是产品、服务上扩面增量,给分行提供充足的产品“武器”,加强对客户的二次营销,强化公私联动获客及客群分层经营。

  三是重视运用金融科技推进数字化经营,把科技力量派驻到业务一线,提高对各项业务的支撑甚至引领作用。

  周一:近年厦门银行持续推进大零售战略转型,但这也是一条热门赛道,接下来准备怎么突破,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吴世群:经过几年的战略转型,我们的零售业务在资产获取、财富管理、支行建设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到6月末,全行零售贷款和存款占比分别是37%、23%,有了很大提升。

  按照目前的业务结构和市场环境,在三年战略规划中,我们明确提出零售存贷款继续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零售的收入规模和利润贡献。

  提前做好了规划,大家心里就更有数。今后三年时间,我们会在能力建设、网点新设布局和转型上做重点补强,匹配客户需求、客户群体的更新和变化。

  我们相信,有足够多的网点下沉,一家银行或者分行在当地的客群、服务半径、品牌识别度会截然不同,这些基础我们要去补足。

  周一:您希望厦门银行成为怎样的一家银行?

  吴世群:我们一直致力于在普遍同质化的城商行中做出我们的特色、亮点和核心竞争力。对此,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关键还是要在全行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成为一家既保持稳健经营又积极进取的商业银行,始终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活力。

  周一:最后请您在我们的平台上跟投资者说句话,您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吴世群:我们会按照新三年战略规划的方向努力,一切工作都放到这个层面去看,我们不会去做一些太花哨的东西。相信三年规划完成后,我们会把厦门银行带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更具价值的银行。

作者:不详 来源:证券时报网
——免责声明——

       本网内容一般来源于各大媒体,已注明出处,对浏览者不带有任何指导性观点,仅供阅读;凡本网注明“作者、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来源处所有,与本网站无关;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请直接接洽原出处媒体。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绝非有意,敬请谅解,请邮件至economybf@yeah.net,我们会及时进行删撤处理。若通知后仍未进行删撤,可诉诸法律,感谢理解支持。
相关文章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相关服务
  • 北方财经资讯网(www.economybf.com.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economybf@yeah.net 京ICP备13033684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2171